海南的日头毒得能晒化石板路,筒子楼墙皮斑驳得像沈婉清褪色的绸缎青衫。
三楼拐角那间二十平米的屋子,海风吹起窗户来咯吱咯吱响,总让她想起苏州老宅檐角碎了的铜风铃。
&0t;阿姐,米缸&0t;十二岁的沈墨白掀开青花瓷盖,露出缸底浅浅一层糙米。
孩子瘦得锁骨能盛住月光,却懂事地把碎花布袋里最后两块椰丝糕推过来,&0t;我不饿。
&0t;
沈婉清涂着丹蔻的指甲掐进掌心。
三天前她穿着这身苏绣青衫去应聘文员,那南洋归来的经理盯着她青衫开衩说&0t;小姐该去舞厅找生计&0t;;昨日在码头仓库登记货物,工头嫌她捧不动账簿反而蹭脏了绸缎袖子。
此刻隔着薄薄的木板墙,隔壁阿婆正用海南话骂孙女偷吃糯米鸡,油腥味混着咸湿海风从窗缝钻进来。
&0t;墨白乖。
&0t;她抓起椰丝糕冲下楼,珊瑚耳坠在颈间晃成两滴血。
巷口茶摊的琉璃柜里,水晶虾饺在蒸笼里冒着热气,她咽着口水把糕点拍在柜台上:&0t;换一笼,剩下的记&0t;
&0t;沈小姐,您都欠八两银子了。
&0t;老板娘指甲缝里夹着虾壳,&0t;不是我说,您当这儿还是上海百乐门呢?&0t;斜对角裁缝铺的伙计嗤笑出声,惊醒了蜷在芭蕉叶下的野猫。
沈婉清攥着滚烫的蒸笼往回跑,油渍在月白色衣衫上洇出梅花印。
拐过晾满渔网的巷口时,墨白的咳嗽声像钝刀割着耳膜。
推开门的刹那,她看见弟弟正踮脚够窗台那盆快枯死的茉莉——那是他们从天津登船时,娘亲塞进她怀里的。
&0t;阿姐最爱的&0t;墨白呛着海风笑,指尖刚触到黄的花苞,整个人突然纸鸢似的栽下来。
沈婉清扑过去时,蒸笼砸在地上,虾饺滚进墙角老鼠洞,十二只整整齐齐。
此刻,驸马府。
&0t;李长风!
你压着我头了!
&0t;
&0t;臣的铠甲卡在公主的凤钗上了别动!
这穗子缠住臣的护心镜了!
&0t;
描金拔步床晃得帐幔上鸳鸯都在打颤,门外捧着《彤史录》的张公公愁得揪断三根白须。
圣旨赐下三月有余,守夜的宫女都能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了,偏这寝殿里夜夜传来些不着调的响动。
&0t;公主且忍耐些,&0t;李长风单手撑在朱清漪耳侧,另一手正跟缠成麻花的珍珠帘较劲,&0t;当年臣在喜峰口大战三天三夜,也没这般费劲&0t;
朱清漪扯过龙凤被遮住半张绯红的脸,抬脚踹在他玄色寝衣的狼头纹上:&0t;你当本宫是建奴大营呢?礼部送来的《春恩册》三十六式,宁远伯倒是照着练啊!
&0t;
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李长风眼神骤凛,揽着公主的腰肢滚进百子千孙被里,顺手抄起青玉枕掷向房梁:&0t;哪家探子这般勤快?本侯洞房也要观瞻?&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