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借古鉴今> 第346章 上智部迎刃卷四一
背景色:字体:[]

第346章 上智部迎刃卷四一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智囊·上智部迎刃卷》除了刚才提到的崔佑甫、田叔等人的故事外,还有以下内容:
    裴光庭应对封禅担忧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玄宗决定到泰山封禅,宰相张说怕突厥入侵,想向边界增派兵力防备。
    兵部侍郎裴光庭认为,天子封禅泰山是表明治国成功,此时派兵会显得大唐害怕突厥,不能显示强盛和功德。
    他建议派使者要求突厥派大臣跟随天子封禅,突厥必定同意,其他小国也会跟从,这样边界就能高枕无忧。
    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王旦处理契丹岁币
    宋真宗时,契丹每年向大宋索要岁币。
    有一年,契丹生灾荒,朝廷借给他们钱十万缗。
    后来王旦在准备给契丹的岁币文书中,特意注明扣除所借的十万缗,使契丹无法耍赖多要钱,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没有破坏与契丹的关系。
    苏轼拒受高丽僧贡献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高丽国僧人前来进贡,但没有正式文件。
    苏轼以此为由拒绝接受贡献,既避免了与高丽国可能产生的外交麻烦,也维护了朝廷的礼仪和尊严,体现了他在外交事务处理上的智慧。
    于谦迁徙降虏
    于谦借征伐湖、贵的战事,将那些骄悍不驯、蠢蠢欲动的降虏进行迁徙,使得他们远离原来的地方,难以再制造麻烦,巧妙地解决了降虏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地方的安宁和稳定。
    张居正谋捕黔国公
    黔国公沐朝弼在云南地区飞扬跋扈,违法乱纪。
    张居正想惩治他,但又担心引地方动乱。
    于是他先任命沐朝弼的儿子为都督,让他回去劝说父亲,同时暗中调集军队做好准备。
    沐朝弼迫于形势和儿子的劝说,最终束手就擒,张居正成功地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又没有引大的动荡。
    范槚迎接景王出藩
    景王出藩,所经之地的官员都担心供应不周获罪。
    范槚负责迎接时,用破船装满泥土铺在将要经过的道路上,假装是平地,避免了百姓房屋被拆。
    在役夫征调上,他提前文让沿途百姓准备,使百姓有足够时间安排,不至于慌乱。
    在膳食准备上,他只准备简单的食物,既不失礼仪,又节省了大量花费,让景王一行顺利经过,百姓也没有受到过多骚扰。
    《智囊·上智部迎刃卷》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洞察本质
    -剖析局势:这些智者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分析局势的本质。
    如裴光庭在唐玄宗封禅泰山一事中,看到了封禅背后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本质,认识到单纯增兵防备突厥并非良策,而应从展示国家强盛与德化的角度去解决潜在威胁。
    -把握人心:他们深知人的心理和动机。
    像崔佑甫处理李正己献钱一事,准确把握了李正己试探朝廷以及想获取政治资本的心理,巧妙地将计就计,让李正己自愧心服。
    灵活应变
    -突破常规:面对复杂问题,不局限于常规方法,而是另辟蹊径。
    比如范槚在迎接景王出藩时,用破船装土铺地来伪装平地,打破了以往为满足皇室需求而大兴土木的惯例,既解决了问题又不扰民。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现代社会传染病防控体系应如何构建借古鉴今的近义词借古鉴今的诗句借古鉴今的例子借古鉴今作文借古鉴今近义词借古鉴今的句子借古鉴今作文素材借古鉴今的意思借古鉴今的拼音借古鉴今的下一句借古鉴今和借古讽今借古鉴今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