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第568章 分封徐达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数月后,徐达、朱棣等率大军班师回朝。
    在这数月时间里,通过报纸、戏曲等多方面的宣传,大明破袭元庭宗室、北边再无朝廷的消息,早已遍传华夏。
    大明上下民心鼓舞,诸多百姓们亦是大松了一口气:终于不必日夜担忧蒙古人打回来了。
    自己手中那些大明分下来的田契、地契,此时才算是真真切切的能够安心传诸子孙。
    这就是“正统”
    的力量。
    在元庭未灭以前,总有人仍然认为大元才是所谓的皇室正统,甚至有许多地主乡绅心底里仍然觉得大明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农民军势力,如之前的天完政权、韩宋政权一般,正统的皇帝仍是逃到了草原上的那一位蒙古皇帝。
    毕竟大元已经在华夏统治了近百年。
    就连洪武元年老朱的登基诏书上,亦是承认元庭为中州正统,大明是从元朝的手上接过了天命。
    故而元朝皇帝在一日,大明的天命就仍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处。
    直到今日,元庭覆灭,大明皇帝成为了当世唯一的天子,天命才算完完全全的归于了大明。
    大军入城,长长的一串囚车押送着的俘虏着实让应天城中的百姓开了眼。
    这些衣衫褴褛的元人昔日不是元庭的宗王,就是元庭的大将。
    今日却如同牲畜一般被一个个押入城中,任百姓指指点点。
    老朱已在南郊设好了祭祀的高台,大军凯旋至此,皇帝与百官相侯。
    徐达、朱棣、朱棡三人,各呈元主爱猷识理达腊、元皇太子买的里八剌、元丞相脱火赤级上台。
    老朱亲自主祭,以此三人之头颅祭奠了天帝皇祗,再度宣告大明为天下正统。
    祭祀已毕,老朱命巧匠以香木雕刻三人身躯,合其级,分别以帝王礼、亲王礼、侯礼安葬。
    随后封赏厚赏征卒,升赏军官。
    万军百官,皆呼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而后,老朱开始宣读了此次出征主将的封赏:
    “晋王朱棡,为国拒虏有功,加九锡,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赐于太原府建晋王一支宗庙,准封海外。”
    “燕王朱棣,千里奔袭有功,亦加九锡,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赐于顺天府建燕王一支宗庙,准封海外。”
    这两位皇子的封赏都没什么好说的,身为皇子,既立军功,予以准封海外王国之权,再加九锡准其日后在海外节制他姓公国。
    这些都暂时是空头支票,毕竟刚刚改封的周王朱肃也是如此,虽有允准,却暂时没有用来分封的海外之地。
    接下来的封赏,才让众人真正的沸腾起来。
    “夫天子者,将昭德塞违,临照百官,心系生黎,犹惧或失之。
    故昭令以德示子孙。
    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昭其俭也;衮冕带裳,昭其度也;藻率鞞厉,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今有元庭逆主,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恣情纵声,枉顾黔。
    倒行逆施,以致天怨。
    今天下鼎革,明主黔黎。
    竟仍逆天违命,流窜于草原之地,僭称天子。”
    “幸有上将军名徐达者,累有大功。
    受顾命于宣室,顺宇内之推心。
    兵出岭北之地,覆敌艰险之间,终尽除僭逆孽众,彰华夏威名于域外。”
    “故封魏公,同祀太庙,并以哈拉和林为其封地,准其建国称制,世袭罔替。
    永居中华之左,为我华夏万民羽护!”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相关阅读: 老朱懵了 第560章老朱懵了_引火松穿越大明之我摊牌我是朱老朱懵了老朱懵了 笔趣阁老朱懵了 第501章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笔趣阁老朱懵了 第302章老朱懵了txt老朱懵了引火松果